凯发k8官方 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增城:依托“小阵地”,激发法治建设“大活力”
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转作风、树风标、强导向,全力提升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大局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增城实践。
增城区增江司法所以“小所大作用”为目标,敢于发扬首创精神,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增强联动合力、争先创优,依托司法所“小阵地”释放法治“大能量”。增江街成功创建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司法所”,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建设服务为民前沿阵地 打造法治乡村“辐射点”
建设示范司法所,发挥以点带面效应。紧紧围绕“广州市示范司法所”创建工作“六化”工作目标,坚持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始终,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与发展提档升级,为街道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建设法治乡村工作室,夯实乡村振兴法治基础。在全省首间法治乡村工作室落户我区罗岗村的引领示范带动下,增江街将法治乡村工作室建设纳入增江街“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为辖区19个村(社区)打造集人民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室、民警工作室、乡贤工作室、律师工作室为一体的法治乡村工作室,制定实施《警务调解员工作制度》《乡贤调解员工作制度》《人民调解案件分流制度》,做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2024年以来村(居)民法律咨询超100宗,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近40次、每周“普法半小时”近400次;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日”超100次,服务各村(社区)时长超1000小时,受到各村(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建设民主法治阵地,延伸基层法治触角。以点带面深化法治文化建设。结合大埔围红色教育基地特色,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引领村居普法宣传教育热潮。联合街道农业农村办、乡村振兴办先后把大埔围村创建成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为下一批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打下坚实基础。在光耀村建成民法典主题公园,并成功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规范行政行为 用好依法治理“指挥棒”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消除依法行政“法治盲区”。由司法所所长出任增江街纪工委委员,列席增江街党工委会议,对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保障依法决策质量,为增城区挽回国有资产不必要损失,切实从制度和资源上发挥司法行政效能。标高街道法律顾问工作要求,扩充法律服务内容,增加了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等法律事务工作共21项。
优化行政执法运行,提升执法监督“法治效能”。针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工作,制定实施《增江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体制》,按照城管、规划资源、住建、水务、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卫健等法律法规和参照相应自由裁量权有关文件规定,司法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提高案件审理质效,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规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申请、受理、审理、决定等各项工作流程,落实行政诉讼前沟通协调机制,印发实施《增江街行政诉讼败诉案件集体讨论规定》《增江街行政应诉案件全流程督促跟踪工作方案》《增江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办理各类案件22宗,协调增江街负责人主动出庭率100%,目前胜诉率100%。落实诉前调解机制,成功调解行政复议案件1宗,当事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护航社会稳定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发扬首创精神,构建多元化解“大调解”格局。通过成立增城区首个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增江华立学院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邓燕梅”律师调解工作室等系列品牌调解工作室的创建,为辖内五村三居企业、村(居)民提供家门口式的法律服务,搭建律企良好合作平台。目前增江街道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2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29名,指导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62次。
服务民营企业,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大优化”。牵头组建增江街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小分队,先后到辖区内规上企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引导企业、村(居)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以最小成本防范和化解经营矛盾风险。定期组织增江街“法治体检”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座谈会,实行“走访百家企业”等助企举措,为辖区逾百家企业解答问题并给予法律建议,全面掌握、精准对接企业的法治需求,收集生产经营法律问题12项,协调工作事项10件次,助力企业依法依规健康发展。
巩固法治意识,激发普法宣传“大活力”。做深做实普法宣传,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送法入机关、入村居、拥军送法、校园普法、法治文化地建设等专项工作,开展大型活动9场。通过省市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发布普法宣传文章作品20篇。
探索联动联调机制创新 共建共筑法治“保障网”
联动公安机关,全区首推“所所共建”机制。联合增江派出所签订全区首个《“所所共建”联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信息化排查长效化解机制,引导社会面非警务纠纷通过“三个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渠道实现派出所、司法所双核驱动的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自协议签订以来,处理警务积案15宗,调解成功率100%,涉及28人次,涉案金额约20万元。成功调处跨度2年以上的非警务处置纠纷积案多宗,收到群众赠送锦旗、感谢信共4面/封。
联动人民法院,建设“庭所共建”机制。联合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刑事审判庭落实专业审判 巡回解纷 送法下乡等措施,扎实推进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积极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培训,继续推动增江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更多行业调解组织成立,加强村(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室运行工作,合力做好诉前调解、撤诉工作,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联动街道部门,建设“应急调处”制度。启动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应急机制,在平安建设、群防群治、信访维稳、重大项目等工作中勇挑重担。化解街道分流急、难、重事件纠纷热线工单十数宗,服务帮助群众近百人次,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 增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