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官方 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法治广州建设又传捷报
近日
2023年度法治广东建设
考评结果出炉
广州排名全省第一
这是自2016年
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以来
广州连续8年获评优秀等次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过去一年来,广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二次创业”现实需求,推动法治建设走在前列、法治政府率先突破、法治社会稳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迈上新台阶!
广州市政府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总分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四;
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公安法治指数评估中便民服务和严格执法指标排名第一;
广州市法院在全国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中总分排名第一,实现“八连冠”;
广州市检察院在全国检务透明度指数评估中服务案件当事人指标排名第一……
数字无言,却是最有力的见证。一个又一个的第一、率先、首创,是广州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放眼羊城大地,法治建设步伐愈加铿锵有力,高质量发展澎湃激昂,一幅五彩斑斓的“法治广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
打造“一中心三片区”高能级法务生态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白云区鹤龙街,以空港大道北与启德路交会处为原点远眺,一座座法治类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汇聚成一体化法治生态圈,形成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核心增长极——白云中心区,作为白云中心区核心载体的广州法务大厦,目前已吸引包括5家“亿元所”在内的30余家优质机构意向入驻;锚定打造高端法律服务聚集新高地,天河高端片区吸引着大批品牌律师事务所在天河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海珠云上片区建成琶洲法律服务集聚区,“云上法务”初现雏形;南沙国际片区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进驻法律服务机构35家……
从白云到天河,从海珠到南沙,广州正串珠成链、蓄势聚力,大力推动“一中心三片区”协同发力、错位发展,助力高质量打造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高能级法务生态圈初现规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广州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措施,出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市场监管、安全生产、劳务派遣等领域合规标准、指引或者指导手册近20件,推动建立本地优质合规民营企业“白名单”,建立对“白名单”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机制……在广州,各方全参与、监管全流程、领域全覆盖的“大合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夯实制度建设“法治基底”
2023年以来审议通过22部地方性法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法治需求,广州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法治之力增强区位发展优势。2023年以来,围绕省、市中心工作,广州审议通过22部地方性法规,出台17部政府规章,立法数量居全省前列。
守正创新“提质效”。为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广州市专利管理条例》出台,鼓励发明创造,强化专利保护,支撑和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快制定《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为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发展提质增效提供制度支撑。
优化服务“强保障”。《广州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通过建章立制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通过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查询、开放和应用等机制,有效提升公共信用信息服务水平。
靶向施策“解难题”。《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着力解决青年创新创业筹措资金难等问题,被共青团中央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通过制度设计解决“保什么”“怎么保”“活起来”的问题,得到住建部高度肯定和大力推介。
深耕细作“促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出台《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
稳把依法行政“法治船舵”
连续8年年度行政执法数据100%公示
一个地方的法治水平如何,主要看政府部门是否习惯于依法行政,权力是否乐于接受监督。为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广州出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情况统计分析,并连续8年实现年度行政执法数据100%公示。为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全市24643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系统,年内办件量2337.43万条,好评率 99.99%。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广州筑牢公正司法“法治城墙”,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市法院严格期限管理,上诉案件移送时间同比增加17.66%。市检察院自主研发全省首个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系统,获全省复制推广。市公安局全国首创“2 1 17”执法办案权责清单体系,厘清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治安案件办理权责边界。市司法局率先试行“执法复议标准一体化”,为实质性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提供样板。
法治建设,全民守法不可或缺。广州推行“大法治”普法新模式,将普法宣传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全领域全链条全时空普法,形成“大法治 大宣传”格局。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广州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出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和黄埔、海珠、花都、荔湾、白云、越秀、从化、增城等8个工作站,设立行政复议基层受理点104个,实现复议案件“全城通办、全域受案”。
积极抢占涉外“法治赛道”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涉外法治建设,广州步履不停,硕果累累,为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工作机制联动高效。广州在全国率先印发《广州市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广州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交会)签署法治保障合作备忘录,并在第135届广交会首次设立“广州市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接待来自9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与参展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共732次。
涉外品牌优势增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广州仲裁委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受理案件量和标的额均居世界第一;广州互联网法院持续深化运用全国首个跨港澳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调解纠纷;全市10家公证机构均可办理涉外公证业务,5家公证机构参与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人才队伍发展快速。广州出台《关于开展法治人才培养创新试点的工作方案》,将涉外法=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市人才发展规划。成立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专业委员会,形成多元参与、一体协同的格局。截至2024年7月,全市现有涉外立法咨询专家近400人,涉外审判人才99人,涉外律师1675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113人。
法治广州,扬帆启航。展望未来,广州将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实践,为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政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