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润人心 非遗传承助新生”——广州市探索“社区矫正 非遗”文化助矫系列活动①
为引导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塑新生、重返正途,近日,海珠区司法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新阵地,开启“社区矫正 非遗”文化助矫系列活动。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区南部,得名于古代广州珠江中的海珠石。海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合称“广珠三石”,又称“羊城三石”“珠江三石”,文化资源丰富。截至2024年3月,海珠区共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4项。
在广州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海珠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将保护、发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社区矫正,引导误入歧途的社区矫正对象领悟和吸收非遗项目的传承精神,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
一、非遗传承润人心 妙剪人生迷途返
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海珠区司法局组织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前往海珠博物馆非遗剪纸艺术馆开展剪纸活动,发挥文化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方面的作用,促使社区矫正对象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非遗文化传承中洗涤心灵和重塑新生。
广州剪纸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岭南文化艺术瑰宝,展现着中华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新技能,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陶冶。在纸上裁剪出惟妙惟肖的图案,制作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细心,在制作过程中,她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道路。
活动中,广州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韩艳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用心讲解每一幅展品的创作历程。在韩艳老师的引领下,社区矫正对象缓缓走进剪纸艺术的世界,领悟剪纸艺术的魅力,逐渐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享受剪纸视觉盛宴后,韩艳老师组织开展了一场剪纸体验课,让在场的社区矫正对象亲自体验剪纸艺术的神奇。在剪纸教学过程中,社区矫正对象全神贯注,簇拥在韩艳老师身旁,不时请教,都希望自己能“妙剪生花”。看到自己亲手剪出的作品时,每个社区矫正对象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韩艳老师一边教授剪纸技艺,一边分享经验:剪纸创作时需要构思打磨、采集素材,需要耐心、专注和毅力,需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甚至有时为制作一幅精品,耗时长达两年有余。她鼓励社区矫正对象学习剪纸精神,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在生活中敢于迎难而上,为自己和家人撑起幸福美满的半边天。
二、龙形铸魂学武德 打好社矫组合拳
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往往呈现出性格冲动、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特点,为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海珠区司法局组织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前往海珠区非遗项目龙形拳馆开展研学活动。
“克己让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强”是非遗龙形拳的理念,龙形拳是中国优秀的南派传统拳术,从清末创立时起,发展至今已逾100年,在抗日战争期间,龙形拳创始人林耀桂为广州19路军创编抗日杀敌大刀以作训练,供19路军打击日寇之用,积极弘扬南方武术家的爱国精神。
活动中,在广州龙形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仝钊老师的带领下,社区矫正对象参观了龙形拳展馆,初步了解广州龙形拳的发展历史。仝钊老师还亲身示范,手把手教授社区矫正对象学习龙形拳基础动作,给社区矫正对象上了一堂精彩的龙形拳体验课。
课后,社区矫正对象虽然累,但精气神却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浓厚氛围中,社区矫正对象不仅增强了强身健体的意识,还深刻领悟到“克己让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强”龙形拳精神,这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唤起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自觉用道德约束自身行为,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广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处 海珠区司法局)